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德经 > 第四十三章

第四十三章

1年前 (2024-08-25)admin道德经33

[原文]

天下之至柔,驰骋①天下之至坚。无有入无间②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③及之。

[译文]

天下最柔弱的东西,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;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。我因此认识到“无为”的益处。“不言”的教导,“无为”的益下,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。

 

[注释]

1、驰聘:形容马奔跑的样子。

2、无有入无间: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。无有:指不见形象的东西。

3、希:一本作“稀”,稀少。

 
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,
气无所不入,水无所不出於经。

无有入无间,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。

虚无柔弱,无所不通。无有不可穷,至柔不可折。以此推之,故知无为之有益也。

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
 
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
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無有入於無問,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
以堅御堅,不折則碎;以柔御堅,柔亦不糜,堅亦不病。求之於物,則水是也。以有入有,捍不相受;以無入有,無未嘗勞,有未嘗覺。求之於物,則鬼神是也。是以聖人唯能無為,故能役使眾強,出入群有。

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豪鲁斯兴趣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.haolusi.com/?id=1622

标签: 老子道德经
分享给朋友:

“第四十三章” 的相关文章

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

第二章 [原文]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恶已①;皆知善,斯不善矣②。有无之相生也③,难易之相成也,长短之相刑也④,高下之相盈也⑤,音声之相和也⑥,先后之相随,恒也。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而弗始也⑧,为而弗志也⑨,成功而弗居也。夫唯弗居,是以弗去。  ...

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

第三章 [原文] 不上贤①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②,使民不为盗③;不见可欲④,使民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也,虚其心⑤,实其腹,弱其志⑥,强其骨,恒使民无知、无欲也。使夫知不敢⑦、弗为而已⑧,则无不治矣⑨。 [译文]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,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;不...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第八章 [原文] 上善若水①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②,故几于道③。居,善地;心,善渊④;与,善仁⑤;言,善信;政,善治⑥;事,善能;动,善时⑦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⑧。 [译文]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一章 [原文]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,当其无,有车之用③。埏埴以为器④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⑥。 [译文]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,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,才有车的作用。揉和陶土做成器皿,有了器具中空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四章 [原文] 视而不见,名曰夷①;听之不闻,名曰希②;搏之不得,名曰微③。此三者不可致诘④,故混而为一⑤。其上不⑥,其下不昧⑦,绳绳兮⑧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⑨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⑩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⑾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⑿。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九章 [原文] 绝圣弃智①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,故令有所属④;见素抱朴⑤,少私寡欲;绝学无忧⑥。 [译文] 抛弃聪明智巧,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;抛弃仁义,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;抛弃巧诈和货利,盗贼也就没有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