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德经 >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

1年前 (2024-08-24)admin道德经47
第二十七章
[原文]

善行,无辙迹①;善言②,无瑕谪③;善数④,不用筹策⑤;善闭,无关楗而不可开⑥;善结,无绳约而不可解⑦。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;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。是谓袭明⑧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;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⑨。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,是谓要妙⑩。

[译文]

善于行走的,不会留下辙迹;善于言谈的,不会发生病疵;善于计数的,用不着竹码子;善于关闭的,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;善于捆缚的,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。因此,圣人经常挽救人,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;经常善于物尽其用,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。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。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,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。不尊重自己的老师,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,虽然自以为聪明,其实是大大的糊涂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。

 

[注释]

1、撤迹:轨迹,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。

2、善言: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。

3、瑕谪:过失、缺点、疵病。

4、数:计算。

5、筹策: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。

6、关楗:栓梢。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,即栓;有楗,即梢,是木制的。

7、绳约:绳索。约,指用绳捆物。

8、袭明:内藏智慧聪明。袭,覆盖之意。

9、资:取资、借鉴的意思

10、要妙:精要玄妙,深远奥秘。

 
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善行无辙迹,
顺自然而行,不造不始,故物得至而无辙迹也。

善言无瑕谪,

顺物之性,不别不析,故无瑕谪可得其门也。

善数不用筹策,

因物之数,不假形也。

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,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。

因物自然,不设不施,故不用关楗绳约,而不可开解也。此五者皆言不造不施,因物之性,不以形制物也。

是以圣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;

圣人不立形名,以检於物,不造进向以殊弃不肖,辅万物之自然而不为始,故曰无弃人也。不尚贤能,则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,则民不为盗;不见可欲,则民心不乱。常使民心无欲无惑,则无弃人矣。

常善救物,故无弃物,是谓袭明。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;

举善以师不善,故谓之师矣。

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

资,取也。善人以善齐不善,以善弃不善也#3,故不善人,善人之所取也。

不贵其师,不爱其资,虽智大迷。

虽有其智,自任其智不因物,於其道必失,故曰虽智大迷。

是谓要妙。

 
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
善行oH迹,
乘理而行,故o迹。

善言o瑕,
r然後言,故言M天下o口^。 

善不用I算,
f物之担於前,不而知,安用I算。

善]oP楗而不可_,善YoKs而不可解。
全德之人,其於f物,如母之於子,mv之而不去,故oP而能],oK而能s。

是以}人常善救人,故o人;常善救物,故o物,
彼方趟阋杂,OP以],持K以Y,其力之所及者少矣。}人之於人,非特容之,又善救之。我不人,而人安得不w我乎?

是^u明。
救人於危y之中,非救之大者也。方其流D生死,槲锼危莆嶂撩饕耘c之,使暗者皆明如簦飨嘁u而不^,t可^善救人矣。

故善人,不善人之;不善人,善人之Y。不F其,不燮滟Y。
}人o心於教,故不燮滟Y;天下o心於W,故不F其。}人非吾忘天下,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。

m智大迷,是^要妙。
}人之妙,m智者有所不I也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豪鲁斯兴趣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.haolusi.com/?id=1480

标签: 老子道德经
分享给朋友:

“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原文及译文” 的相关文章

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

第二章 [原文]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恶已①;皆知善,斯不善矣②。有无之相生也③,难易之相成也,长短之相刑也④,高下之相盈也⑤,音声之相和也⑥,先后之相随,恒也。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而弗始也⑧,为而弗志也⑨,成功而弗居也。夫唯弗居,是以弗去。  ...

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

第五章 [原文]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①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②?虚而不屈③,动而俞出④。多闻数穷⑤,不若守于中⑥。 [译文]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,它没有仁爱,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,任凭万物自生自灭。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,也...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第八章 [原文] 上善若水①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②,故几于道③。居,善地;心,善渊④;与,善仁⑤;言,善信;政,善治⑥;事,善能;动,善时⑦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⑧。 [译文]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章 [原文] 载营魄抱一①,能无离乎?专气致柔②,能如婴儿乎③?涤除玄鉴④,能无疵乎?爱民治国,能无为乎⑤?天门开阖⑥,能为雌乎⑦?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⑧?生之畜之⑨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⑩。 [译文] 精神和形体合一,能不分离吗?聚结精气以致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一章 [原文]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,当其无,有车之用③。埏埴以为器④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⑥。 [译文]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,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,才有车的作用。揉和陶土做成器皿,有了器具中空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四章 [原文] 视而不见,名曰夷①;听之不闻,名曰希②;搏之不得,名曰微③。此三者不可致诘④,故混而为一⑤。其上不⑥,其下不昧⑦,绳绳兮⑧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⑨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⑩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⑾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⑿。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