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德经 >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9个月前 (08-24)admin道德经18
第二十一章
[原文]

孔①德②之容③,惟道是从。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④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⑤;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;窈兮冥兮⑥,其中有精⑦,其精甚真⑧,其中有信⑨,自今及古⑩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⑾。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⑿。

 

[译文]

大德的形态,是由道所决定的。“道”这个东西,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。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,其中却有形象。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,其中却有实物。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,其中却有精质;这精质是最真实的,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。从当今上溯到古代,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,依据它,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。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?是从“道”认识的。

 

[注释]

1、孔:甚,大。

2、德:“道”的显现和作用为“德”。

3、容:运作、形态。

4、恍惚:仿佛、不清楚。

5、象:形象、具象。

6、窈兮冥兮:窈,深远,微不可见。冥,暗昧,深不可测。

7、精:最微小的原质,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。微小中之最微小。

8、甚真:是很真实的。

9、信:信实、信验,真实可信。

10、自今及古:一本作“自古及今”。

11、众甫:甫与父通,引伸为始。

12、以此:此指道。

 
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孔德之容,唯道是从。
孔,空也。唯以空为德,然后乃能动作从道。

道之为物,唯恍唯惚。

恍惚无形,不系之叹。

忽兮恍兮,其中有象;恍兮忽兮,其中有物。

以无形始物,不系成物,万物以始以成,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故曰恍兮惚兮,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也。

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

窈冥,深远之叹。深远不可得而见,然而万物由之,其可得见,以定其真。故曰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也。

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

信,信验也。物反窈冥,则真精之极得,万物之性定。故曰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也。

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,

至真之极,不可得名,无名则是其名也,自古及今,无不由此而成。故曰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也。

以阅众甫。

众甫,物之始也。以无名说万物始也。

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。
此,上之所云也。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於无哉,以此知之也。

 
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
孔德之容,惟道是。
道o形也,及其\而榈拢t有容矣,故德者道之也。自是推之,t\有之容,皆道之於物者也。 

道之槲铮形ㄣ薄c辟饣校渲杏邢螅换匈忏保渲杏形铩
道非有o,故以恍惚言之。然及其\而成象,著而成物,未有不出於惚恍者也。 

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
方有o之未定,惚恍而不可。及夫有o之交,t其窈冥深眇,m未成形,而精存乎其中矣。

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
物至於成形,t真坞s矣,方其有精,不容我病U渭入s,自一而槎远槿然e出,不可信矣。方其有精,不吾欺也。 

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,以\甫。
古今m,而道t不去,故以不去名之。唯未L去,故能以\有之也。甫,美也,mf物之美,不免於也。 

吾何以知\甫之然哉?以此。
}人之所以知f物之所以然者,以能w道而不去故也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豪鲁斯兴趣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.haolusi.com/?id=1440

标签: 老子道德经
分享给朋友:

“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原文及译文” 的相关文章

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

第二章 [原文]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恶已①;皆知善,斯不善矣②。有无之相生也③,难易之相成也,长短之相刑也④,高下之相盈也⑤,音声之相和也⑥,先后之相随,恒也。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而弗始也⑧,为而弗志也⑨,成功而弗居也。夫唯弗居,是以弗去。  ...

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

第三章 [原文] 不上贤①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②,使民不为盗③;不见可欲④,使民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也,虚其心⑤,实其腹,弱其志⑥,强其骨,恒使民无知、无欲也。使夫知不敢⑦、弗为而已⑧,则无不治矣⑨。 [译文]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,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;不...

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

第五章 [原文]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①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②?虚而不屈③,动而俞出④。多闻数穷⑤,不若守于中⑥。 [译文]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,它没有仁爱,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,任凭万物自生自灭。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,也...

老子道德经第六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六章原文及译文

第六章 [原文] 谷神不死①,是谓玄牝②。玄牝之门③,是谓天地之根。绵绵呵④!其若存⑤!用之不堇⑥。 [译文]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(谷神)是永恒长存的,这叫做玄妙的母性。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,这就是天地的根本。连绵不绝啊!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,作用是无穷无尽...

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原文及译文

第七章 [原文] 天长,地久①。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也②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,外其身而身存④,非以其无私邪⑤?故能成其私。   [译文] 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,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,所以能够长久生存。因...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第八章 [原文] 上善若水①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②,故几于道③。居,善地;心,善渊④;与,善仁⑤;言,善信;政,善治⑥;事,善能;动,善时⑦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⑧。 [译文]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