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德经 >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译文

9个月前 (08-24)admin道德经26
第十章
[原文]

载营魄抱一①,能无离乎?专气致柔②,能如婴儿乎③?涤除玄鉴④,能无疵乎?爱民治国,能无为乎⑤?天门开阖⑥,能为雌乎⑦?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⑧?生之畜之⑨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⑩。

[译文]

精神和形体合一,能不分离吗?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,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?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
灵,能没有瑕疵吗?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?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,能宁静吧?明白四达,能不用心机吗?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,产生万物、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,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,这就叫做“玄德”。

 

[注释]

①载营魄抱一:载,用作助语句,相当于夫;营魄,即魂魄;抱一,即合一。一,指道,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,二者合一即合于道。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。

②专气:专,结聚之意。专气即集气。

③能如婴儿乎:能像婴儿一样吗?

④涤除玄鉴:涤,扫除、清除。玄,奥妙深邃。鉴,镜子。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、深邃灵妙。

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:即无为而治。

⑥天门开阖:天门,有多种解释。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;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;一说是指自然之理;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。此处依"感官说"。开阖,即动静、变化和运动。

⑦能为雌:雌,即宁静的意思。

⑧知:通智,指心智、心机。

⑨畜:养育、繁殖。

⑩玄德:玄秘而深邃的德性。

 
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载营魄,抱一能无离乎?
载,犹处也。营魄,人之常居处也。一,人之真也。言人能处常居之宅,抱一清神。能常无离乎,则万物自宾也。
专气致柔,能婴儿乎?
专,任也。致,极也。言任自然之气,致至柔之和。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,则物全而性得矣。
涤除玄览,能无疵乎?
玄,物之极也。言能涤除邪饰,至於极览,能不以物介其明。疵其神#3乎,则终与玄同也。
爱民治国,能无知乎?
任术以求成,运数以求匿者,智也。玄览无疵,犹绝圣也。治国无以智,犹弃智也。能无以智乎,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。
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?
天门,谓天下之所由从也。开阖,治乱之际也。或开或阖,经通於天下,故曰天门开阖也。雌应而不昌,因而不为。言天门开阖,能为雌乎,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。
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?
言至明四达,无迷无惑,能无以为乎,则物化矣。所谓道常无为,侯王若能守,则万物自化。
生之,
不塞其原也。
畜之。
不禁其性也。
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
不塞其原,则物自生,何功之有?不禁其性,则物自济,何为之恃?物自长足,不吾宰成,有德无主,非玄如何?凡言玄德,皆有德而不知其主,出乎幽冥。

 
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
dI魄,抱一能ox乎?
魄之所以於魂者,魄槲铮樯褚病!兑住吩唬壕槲铮[魂樽,是故知鬼神之情睢F槲铮孰s而止;魂樯瘢室欢。^之I魄,言其止也。w道o所不在,其於人樾裕灾樯瘛Q云浼而未st^之一,言其聚而未散t^之悖w皆道也,各其言之耳。}人性定而神凝,不槲镞w,m以魄樯幔袼校o不,t神常d魄矣。\人以物役性,神昏而不治,t神於魄,耳目困以色,鼻口谝猿粑叮撬卸之,t魄常d神矣。故教之以抱神d魄,使烧卟幌嚯x,此固}人所以修身之要。至於古之真人,深根固蒂,L生久,其道亦由是也。

庵氯幔苋汉酰
神不治ty,者好`,弱者喜畏,不自知也。神治t獠煌鳎才饕云漕,是之^猓裉之至也,之始也。之O槿幔之O,性而亡猓侵^致柔。翰恢海且孕匀P匀馕馕⒍w柔,庵氯幔苋O矣。

斐[,能o疵乎?
}人外不槠撬d,炔馑梗t其斐m垢M矣。於是其神廓然,玄[f物,知其皆出於性,等^Qx,而o所瑕疵矣。

勖裰o楹酰
既以治身,又推其N以及人。m至於勖裰灰o心遇之。苟其有心,t勖裾哌m所以害之,治哌m所以y之也。

天T_H,能榇坪酰
天T者,治yUd所出也。既以身任天下,方其_Hg,\人F得而患失,t先事以徼福;}人循理而知天命,t待唱而後和。《易》曰:先天而天弗`,非先天也;後天而奉天r,非後天也。言其先後常c天命2蝗幌日弑卦椋嵴弑啬允е印9仕^能榇普撸嗖皇r而已。

明白四_,能o知乎?
纫灾紊恚庖灾领杜R,莫不有道也,非明白四_而能之乎?明白四_,心也,是心o所不知,然而未L有能知之心也。夫心一而已,苟又有知之者,t是二也。自一而二,蔽之所自生,而愚之所自始也。今夫R之於物,矶t已,矣,又安得知镎吆酰勘to有,而以意加之,此妄之源也。

生之畜之,生而不有,槎皇眩L而不宰,是^玄德。
其道既足以生畜f物,又能不有不恃不宰,m有大德,而物莫之知也,故曰玄德。

 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豪鲁斯兴趣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.haolusi.com/?id=1376

标签: 老子道德经
分享给朋友:

“老子道德经第十章原文及译文” 的相关文章

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

第一章 [原文] 道可道也①,非恒道也②。名可名也③,非恒名也。无名④,万物之始也;有名⑤,万物之母也⑥。故恒无欲也⑦,以观其眇⑧;恒有欲也,以观其所徼⑨。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⑩。玄之又玄⑾,众眇之门⑿。   [译文] “道”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,那它就是常...

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

第三章 [原文] 不上贤①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②,使民不为盗③;不见可欲④,使民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也,虚其心⑤,实其腹,弱其志⑥,强其骨,恒使民无知、无欲也。使夫知不敢⑦、弗为而已⑧,则无不治矣⑨。 [译文]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,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;不...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第八章 [原文] 上善若水①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②,故几于道③。居,善地;心,善渊④;与,善仁⑤;言,善信;政,善治⑥;事,善能;动,善时⑦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⑧。 [译文]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一章 [原文]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,当其无,有车之用③。埏埴以为器④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⑥。 [译文]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,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,才有车的作用。揉和陶土做成器皿,有了器具中空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二章 [原文]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;五音③令人耳聋④;五味⑤令人口爽⑥;驰骋⑦畋猎⑧,令人心发狂⑨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⑩;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,故去彼取此⑿。 [译文] 缤纷的色彩,使人眼花缭乱;嘈杂的音调,使人听觉失灵;丰盛的食物,使人舌不知味;纵情狩猎,使人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