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译文
[原文]
大道废①,有仁义;智慧出②,有大伪;六亲不和③,有孝慈④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[译文]
大道被废弃了,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;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,伪诈才盛行一时;家庭出现了纠纷,才能显示出孝与慈;国家陷于混乱,才能见出忠臣。
[注释]
1、大道: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。
2、智慧:聪明、智巧。
3、六亲: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。
4、孝慈:一本作孝子。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大道废,有仁义;
失无为之事,更以施慧#8,立善道进物也。
智慧出,有大伪;
行术用明,以察奸伪。趣睹形见,物知避之。故智慧出,则大伪生也。
六亲不和,有孝慈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
甚美之名,生於大恶,所谓美恶同门。六亲,父子兄弟夫妇也。若六亲自和,国家自治,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。鱼相忘於江湖之道,则相濡之德生也。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大道U,有仁x;
大道之隆也,仁x行於其中,而民不知。道既U,而後仁x矣。
智慧出,有大危
世不知道之足以澹足f物也,而以智慧加之,於是民始以笾印!
六H不和,有孝慈;一y,有忠臣。
六H方和,孰非孝慈?曳街危敕侵页迹蚍遣恍⒁玻Q舜,o瞽支也。伊尹、周公非不忠也,而Q逢、比干,o桀q也。涸芍~,相吻以i,相濡以幔蝗缦嗤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