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及译文
[原文]
治人事天①,莫若啬②。夫唯啬,是谓早服③;早服谓之重积德④;重积德则无不克;无不克则莫知其极,莫知其极,可以有国;有国之母⑤,可以长久。是谓根深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⑥。
[译文]
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,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。爱惜精神,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;早作准备,就是不断地积“德”;不断地积“德”,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;没有什么不能攻克,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;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,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。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,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。国运长久,就叫做根深祗固,符合长久维持之道。
[注释]
1、治人事天:治人,治理百姓;事天,保守精气、养护身心。对“天”的解释有两种,一是指身心,一是指自然。此句意为保养天赋。
2、啬:爱惜、保养。
3、早服:早为准备。
4、重积德:不断地积德。
5、有国之母:有国,含有保国的意思。母,根本、原则。
6、长生久视:长久地维持、长久存在。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治人事天,莫若啬。
莫若,犹莫过也。啬,农夫。农人之治田,务去其殊类,归於齐一也。全其自然,不急其荒病,除其所以荒病,上承天命,下绥百姓,莫过於此。
夫唯啬,是谓早服。
早服,常也。
早服谓之重积德。
唯重积德,不欲锐速,然后乃能使早服其常,故曰早服谓之重积德者也。
重积德则无不克,无不克则莫知其极。
道无穷也。
莫知其极,可以有国。
以有穷而莅国,非能有国也。
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。
国之所以安,谓之母。重积德,是唯图其根,然后营末,乃得其终也。
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治人事天,莫若荨7蛭荩侵^早服。早服^之重e德,重e德to不克,o不克t莫知其O,莫知其O可以有S福梢蚤L久。
凡物方t割,廉t,直t肆,光t耀。唯}人方而不割,廉而不。倍凰粒舛灰怂^音也。夫音者,有而不用者也。世患o以服人,苟\有而能音,m未Lc物^,而物知其非不能也,t其服之早矣。物既已服,坎仄溆茫领]身而K不,t德重e矣。德e既厚,m天下之,o不能克,t物莫y其量矣,如此而後可以有1耸乐∪耍谐叽缰p用之,一不服,天下y知其深\而钢m欲保其遥豢傻靡病N崾且灾糁梢杂梢杂t有敢病
是^深根固蒂,L生久之道。
《孟子》曰:M其心,B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以音治人,t可以有呤且病R砸羰绿欤t深根固蒂者是也。古之}人,保其性命之常,不以外耗。t根深而不可技,蒂固而不可,m以L生久可也。w治人事天,m有韧庵,而莫若音t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