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及译文
[原文]
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①?得与亡孰病②?甚爱必大费③,多藏必厚亡④。故知足不辱⑤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[译文]
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?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?获取和丢失相比,哪一个更有害?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;过于积敛财富,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。所以说,懂得满足,就不会受到屈辱;懂得适可而止,就不会遇见危险;这样才可以保持住长久的平安。
[注释]
1、多:轻重的意思;货,财富。
2、得:指名利;亡,指丧失性命;病,有害。
3、甚爱必大费:过于爱名就必定要付出很大的耗费。
4、多藏必厚亡:丰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。
5、知足不辱:今本没有“故”字,据帛书补之。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名与身孰亲?
尚名好高,其身又疏。
身与货孰多?
贪货无厌,其身必少。
得与亡孰病?
得多利而亡其身,何者为病也?
是故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
甚爱不与物通,多藏不与物散。求之者多,攻之者众,为物所病,故大费厚亡也。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名c身逃H?身c孰多?
先身而後名,F身而v,q未橥乙病7蛲艺撸砬也挥校r於名c乎?然F以身樘煜拢峭也荒堋9适固煜轮蛔阌H,之不足多,而後知F身,知F身,而後知忘我,此老子之意也。
得c亡孰病?
不得者以亡椴。捌浼鹊枚⑹Вt病又有甚於亡者。惟R有o,均得剩o病也。
是故甚郾卮筚M,多藏必厚亡。
壑酰t几可以求之者o所不椋oM乎?藏之多,t攻之者叉,能o亡乎?
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L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