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德经 >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原文及译文

9个月前 (08-25)admin道德经27
第二十九章
[原文]

将欲取①天下而为②之,吾见其不得已③。天下神器④,不可为也,不可执也⑤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⑥,故无败,故无失。夫⑦物⑧或行或随⑨;或觑或吹⑩;或强或羸⑾;或载或隳⑿。是以圣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⒀。

[译文]

想要治理天下,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,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。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,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,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,就一定会失败;强力把持天下,就一定会失去天下。因此,圣人不妄为,所以不会失败;不把持,所以不会被抛弃。世人秉性不一,有前行有后随,有轻嘘有急吹,有的刚强,有的赢弱;有的安居,有的危殆。因此,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、奢侈的、过度的措施法度。

 

[注释]

1、取:为、治理。

2、为:指有为,靠强力去做。

3、不得己:达不到、得不到。

4、天下神器:天下,指天下人。神器,神圣的物。

5、执:掌握、执掌。

6、无为:顺应自然而不强制。

7、夫:一本作“故”。

8、物:指人,也指一切事物。

9、随:跟随、顺从。

10、觑:轻声和缓地吐气。吹:急吐气。

11、赢:赢弱、虚弱。

12、或载或隳:载,安稳。隳,危险。

13、泰:极、太。

 
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将欲取天下而为之,吾见其不得已。天下神器,
神,无形无方也。器,合成也。无形以合,故谓之神器也。

不可为也。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。

万物以自然为性,故可因而不可为也,可通而不可执也。物有常性而造为之,故必败也;物有往来而执之,故必失矣。

故物或行或随,或[或吹,或强或羸,或挫或隳。是以圣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凡此诸或,言物事逆顺反覆,不施为执割也。圣人达自然之至,畅万物之情,故因而不为,顺而不施,除其所以迷,去其所以惑,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。

 
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
⒂√煜露橹嵋其不得已。
}人之有天下,非取之也,f物w之,不得已而受之。其治天下,非橹玻蛉f物之自然,而除其害耳。若欲取而橹t不可得矣。

天下神器,不可橐病檎≈陶呤е
凡物皆不可橐病km有百人之聚,不循其自然而妄橹旋er不服者,而r天下乎?m然小物寡\,w有可以力取而智Z者,至於天下之大,有神主之,不待其自wt叛,不其自治ty矣。

凡物或行或S,或陶或吹,或或A,或d或嫦。是以}人去甚,去奢,去泰。
相U,高下相A,大小相使,或行於前,或S於後,或徇而之,或吹而寒之,或益而之,或p而A之,或d而成之,或h而е晕镏匀唬葜幻庹咭病H皇乐奕耍郊憾盏茫擞而`之,其不覆t折。唯}人知其不可逆,t以待之,去其甚,去其奢,去其泰,使不至於^而铮煜o患矣,此不橹烈病端担m不能免,而K不至於。纱斯室病!兑住分┰唬汉笠载成天地之道,o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三在龋谕猓镏O矣。}人制溥^而害生,故成而o相之,使不至於^,此所^去甚、去奢、去泰也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豪鲁斯兴趣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.haolusi.com/?id=1494

标签: 老子道德经
分享给朋友:

“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原文及译文” 的相关文章

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原文及译文

第一章 [原文] 道可道也①,非恒道也②。名可名也③,非恒名也。无名④,万物之始也;有名⑤,万物之母也⑥。故恒无欲也⑦,以观其眇⑧;恒有欲也,以观其所徼⑨。两者同出,异名同谓⑩。玄之又玄⑾,众眇之门⑿。   [译文] “道”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,那它就是常...

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及译文

第二章 [原文]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恶已①;皆知善,斯不善矣②。有无之相生也③,难易之相成也,长短之相刑也④,高下之相盈也⑤,音声之相和也⑥,先后之相随,恒也。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,行不言之教,万物作而弗始也⑧,为而弗志也⑨,成功而弗居也。夫唯弗居,是以弗去。  ...

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

第三章 [原文] 不上贤①,使民不争;不贵难得之货②,使民不为盗③;不见可欲④,使民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也,虚其心⑤,实其腹,弱其志⑥,强其骨,恒使民无知、无欲也。使夫知不敢⑦、弗为而已⑧,则无不治矣⑨。 [译文]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,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;不...

老子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及译文

第四章 [原文] 道冲①,而用之有弗盈也②。渊呵③!似万物之宗④。锉其兑⑤,解其纷⑥,和其光⑦,同其尘⑧。湛呵⑨!似或存⑩。吾不知其谁之子,象帝之先⑾。   [译文] 大“道”空虚开形,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。深远啊!它好象万物的祖宗。消磨它的锋锐,消除它...

老子道德经第六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六章原文及译文

第六章 [原文] 谷神不死①,是谓玄牝②。玄牝之门③,是谓天地之根。绵绵呵④!其若存⑤!用之不堇⑥。 [译文]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(谷神)是永恒长存的,这叫做玄妙的母性。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,这就是天地的根本。连绵不绝啊!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,作用是无穷无尽...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第八章 [原文] 上善若水①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②,故几于道③。居,善地;心,善渊④;与,善仁⑤;言,善信;政,善治⑥;事,善能;动,善时⑦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⑧。 [译文]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