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德经 >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

8个月前 (08-26)admin道德经22
第七十二章
[原文]

民不畏威①,则大威至②。无狎③其所居,无厌④其所生。夫唯不厌⑤,是以不厌。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⑥,自爱不自贵⑦。故去彼取此⑧。

[译文]

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,那么,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。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,不要阻塞人民谋生的道路。只有不压迫人民,人民才不厌恶统治者。因此,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,而且也不自我表现;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。所以要舍弃后者(自见、自贵)而保持前者(自知、自爱)。

 

[注释]

1、民不畏威:威,指统治者的镇压和威慑。此句意为,百姓们不畏惧统治者的高压政策。

2、大威至:这个威是指人民的反抗斗争。

3、无狎:狎通狭,意为压迫、逼迫。无狎,即不要逼迫的意思。

4、无厌:厌指压迫、阻塞的意思。

5、不厌:这个厌指人民对统治者的厌恶、反抗斗争。

6、不自见:不自我表现,不自我显示。

7、自爱不自贵:指圣人但求自爱而不求自显高贵。

8、去彼取此:指舍去“自见”、“自贵”,而取“自知”、“自爱”。

 
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无狎其所居,无厌其所生。
清静无为,谓之居。谦后不盈,谓之生。离其清静#3,行其躁欲,弃其谦后,任其威权,则物扰而民僻。威不能复制民,民不能堪其威,则上下大溃矣。天诛将至,故曰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无狎其所居,无厌其所生,言威力不可任也。

夫唯不厌,

不自厌也。

是以不厌。

不自厌,是以天下莫之厌。

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,

不自见其所知,以耀光行威也。

自爱不自贵,

自贵则物狎厌居生。

故去彼取此。

 
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
民不畏威,t大威至。
夫性自有威,高明光大,赫然物莫能加,此所^大威也。人常息溺於\,妄畏生死,而得省Hf物之威,S然乘之,K身惴幌荆m有大威而不自知也。苟\知之,一生死,R得剩谷o所怖畏,t大威{然於前矣。 

oM其所居,o其所生。夫惟不,是以不。
性之大,可以包j天地。彼不知者,以四肢九[榧阂玻刂。是以不出,不出,蕞然其甚陋也。故教之曰oM其所居。彼知之者,知性之大而吾生之M也,t愀然之,欲而不得,不知有有慕之方囿於物也,故教之曰o其所生。夫惟}人不M不,c人同生,而c道同居,oVMQx之辨,既不生,而後知生之o可也。

是以}人自知不自,自鄄蛔再F,故去彼取此。
}人m自知之而不自以示人,m自壑蛔再F以眩人,恐人之有有慕也。慕之心未忘,tq有畏也。畏去,而後大威至矣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豪鲁斯兴趣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.haolusi.com/?id=1772

标签: 老子道德经
分享给朋友:

“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原文及译文” 的相关文章

老子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及译文

第四章 [原文] 道冲①,而用之有弗盈也②。渊呵③!似万物之宗④。锉其兑⑤,解其纷⑥,和其光⑦,同其尘⑧。湛呵⑨!似或存⑩。吾不知其谁之子,象帝之先⑾。   [译文] 大“道”空虚开形,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。深远啊!它好象万物的祖宗。消磨它的锋锐,消除它...

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

第五章 [原文]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①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②?虚而不屈③,动而俞出④。多闻数穷⑤,不若守于中⑥。 [译文]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,它没有仁爱,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,任凭万物自生自灭。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,也...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原文及译文

第八章 [原文] 上善若水①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②,故几于道③。居,善地;心,善渊④;与,善仁⑤;言,善信;政,善治⑥;事,善能;动,善时⑦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⑧。 [译文]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一章 [原文]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,当其无,有车之用③。埏埴以为器④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⑥。 [译文]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,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,才有车的作用。揉和陶土做成器皿,有了器具中空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三章 [原文] 宠辱若惊①,贵大患若身②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③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何谓贵大患若身?吾所以有大患者,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④?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;爱以身为天下,若可托天下⑤。 [译文]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四章 [原文] 视而不见,名曰夷①;听之不闻,名曰希②;搏之不得,名曰微③。此三者不可致诘④,故混而为一⑤。其上不⑥,其下不昧⑦,绳绳兮⑧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⑨。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⑩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⑾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⑿。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