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德经 >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及译文

9个月前 (08-25)admin道德经25
第五十一章
[原文]

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①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,长之育之,亭之毒之③;养④之覆⑤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⑥。

[译文]

道生成万事万物,德养育万事万物。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,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。故此,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。道之所以被尊崇,德所以被珍贵,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,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,顺其自然。因而,道生长万物,德养育万物,使万物生长发展,成熟结果,使其受到抚养、保护。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,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,导引万物而不主宰,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。

 

[注释]

1、势:万物生长的自然环境。一说:势者,力也;一说,对立。

2、莫之命而常自然:不干涉或主宰万物,而任万物自化自成。

3、亭之毒之:一本作成之熟之。

4、养:爱养、护养。

5、覆:维护、保护。

6、玄德:即上德。它产生万物而不居为己有,养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。

 
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
物生而后畜,畜而后形,形而后成。何由而生?道也。何得而畜?德也。何由而形?物也。何使而成?势也。唯因也,故能无物而不形。唯势也,故能无物而不成。凡物之所以生,功之所以成,皆有所由。有所由焉,则莫不由乎道也。故推而极之,亦至道也。随其所因,故各有称焉。

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

道者,物之所由也。德者,物之所得也。由之乃得,故曰不得不失。尊之则害,不得不贵也。

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常自然。

命并作爵。

故道生之,德畜之,长之育之,亭之毒之,养之覆之。

谓成其实,各得其庇荫,不伤其体矣。

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

为而不有。

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有德而不知其主也,出乎幽冥,故谓之玄德也。

 
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
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莩芍
道者f物之母,故生f物者道也。及其\而榈拢琉B群\而不o,故畜f物者德也。然而道德t不能自形,因物而後形。物t不能自成,h近相取,柔相交,e而荩崤d亡治y之成矣。

是以f物莫不尊道而F德。

形m由物,成m由荩堑啦簧堑虏恍蟆J且宰鸬蓝F德,尊如父兄,F如侯王,道o位而德有名故也 

道之尊,德之F,夫莫之爵而常自然。
恃爵而後尊F者,非尊F也。

故道生之畜之,L之育之,成之熟之,B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槎皇眩L而不宰,是^玄德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豪鲁斯兴趣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.haolusi.com/?id=1642

标签: 老子道德经
分享给朋友:

“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原文及译文” 的相关文章

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

第五章 [原文] 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①;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天地之间,其犹橐龠乎②?虚而不屈③,动而俞出④。多闻数穷⑤,不若守于中⑥。 [译文]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,它没有仁爱,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,任凭万物自生自灭。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,也...

老子道德经第九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九章原文及译文

第九章 [原文] 持而盈之①,不如其已②;揣而锐之③,不可长保④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⑤。功成身退⑥,天之道也⑦。 [译文] 执持盈满,不如适时停止;显露锋芒,锐势难以保持长久。金玉满堂,无法守藏;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,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。一件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二章 [原文]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;五音③令人耳聋④;五味⑤令人口爽⑥;驰骋⑦畋猎⑧,令人心发狂⑨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⑩;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⑾,故去彼取此⑿。 [译文] 缤纷的色彩,使人眼花缭乱;嘈杂的音调,使人听觉失灵;丰盛的食物,使人舌不知味;纵情狩猎,使人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六章 [原文] 致虚极,守静笃①;万物并作②,吾以观复③。夫物芸芸④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⑤曰静,静曰⑥复命⑦。复命曰常⑧,知常曰明⑨。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⑩,容乃公,公乃全⑾,全乃天⑿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 [译文]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,使生活清静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七章 [原文] 太上①,不知有之②;其次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。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悠兮③,其贵言④。功成事遂,百姓皆谓“我自然”⑤。 [译文] 最好的统治者,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;其次的统治者,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;再次的统治者,人民畏惧他;更次...

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译文

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原文及译文

第十八章 [原文] 大道废①,有仁义;智慧出②,有大伪;六亲不和③,有孝慈④;国家昏乱,有忠臣。 [译文] 大道被废弃了,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;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,伪诈才盛行一时;家庭出现了纠纷,才能显示出孝与慈;国家陷于混乱,才能见出忠臣。  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