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搜索
只有智者才能创造易经的智慧
妙易老师
妙易文化创始人、魏县创国学院首席讲师、中国易经实践者、中国管理学院国际易经专家联盟高级专家、世界易经高峰论坛十大领袖
2019年,《易经》课程正式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全日制教学体系。
人们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都不相信,以为是谣言。直到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官网,看到“中国哲学”板块下“易经与预言”博士招生信息,才确认《易经》确实被纳入了全日制教学体系。如下图所示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政府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权威机构,确立了《易经》的学术地位,国家也注重培养该领域的人才。
不仅如此,2019年6月7日,全国有1031万考生参加高考,创下了201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。高考题型再次成为热门话题,因为《易经》中的符号和数字居然走进了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卷!
这道高考题的内涵非常丰富,根据题目所显示的卦象来看:坤在上,巽在下,为地风起卦。
“生”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 46 卦,由两个不同的卦相叠而成(巽在下,坤在上)。坤为土,顺之;巽为木,谦之。树木生长在土上,逐渐长高,寓意事业步步高升,前途光明,故名“生”。寄托着对所有考生的美好祝愿!
《易经》被誉为万经之首、大道之源,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纲八字,值得炎黄子孙一代一代传承和学习。
事实上,这并非《易经》元素首次被纳入高考试题,2017年全国语文、数学统考中也曾出现《易经》的身影,可见《易经》已成为高考的“共同考点”。
将《易经》纳入科举,体现了国家教育对国学经典的重视。
2018年,荔枝新闻曾刊登了一篇名为《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今日开考,易经将成为考题》的新闻文章,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。原来,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竟然也包括了易经,这让大家十分意外!
不少网友对《易经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认为研究《易经》是天经地义的事,可以说《易经》已经不再是所谓的神学或者玄学,而是一种文化,走入了人们的生活,帮助人们规避风险、解决困惑。
难道现在还不是你们“破除迷信”,走进《易经》的时候吗?
了解《易经》有助于个人认识兴衰规律、审视时局,从而使个人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把握机遇、适时行动、顺势而为,从而实现自身命运的最优解。
追溯古人对《易经》的评价,历代著名学者、文人墨客都对《易经》推崇备至。初唐宰相虞世南说:“不学《易经》,不为将相。”医圣孙思邈说:“不学《易经》,不为医。”可见,在军事、政治、医学三个不同领域,《易经》都被视为最高学问。
近代科学家钱学森把《易经》称为“科学的经典著作”;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组阁的原则是:“不懂《易经》者,不得入阁。”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承认,他的正反论证逻辑规律就是受到《易经》的启发。
总之,《易经》的智慧是无穷的,影响了无数的人,从指导人们的言行到治理一个国家。
研读《易经》,了解自然规律和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,处事敬畏,顺应天意,趋吉避凶,你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。
结尾
弘扬易学文化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