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八卦
《易经》犹如宇宙的简化,其规律极其简单,曾用于占卜算命,至今仍在民间算命、风水文化中运用。它包罗万象,涵盖自然、社会、人类的思想,能微观观察生命,宏观观察宇宙。它显得有些神秘,研究者对它的奇妙感到好奇,都想从中获得一些启发。这里,我们来谈谈它的起源。
《易经》被誉为“诸经之首,大道之源”。从古至今,《易经》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。中国古代各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,无不得益于它的滋养和启发。儒家、道家、墨家、法家、纵横、军事、阴阳、五行、中医等思想,都可以在《易经》中找到思想基础。《易经》可以说是宇宙和生命的法则,中国文化就是《易经》的文化。
传统上认为“人有三圣,天下有三古”。《易经》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三位“圣人”的共同成就和三个时代的发展。上古时期伏羲绘制了八卦,中古时期周文王将八卦合为一体形成《易经》,后古时期孔子整理《易经》,撰写了《易经》。这种说法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著作《汉书》中提出的。这也是自古以来对《易经》起源发展史的主流观点。我们现在所能学到的《易经》无一不是出自八卦、易经、易经的思想。
《易经》经过“三圣”、“三古”的发展和总结,才达到其系统化和完善化,因此《易经》是一个融合了多个时代多种智慧和发展的完美思想体系,流传至今,包括易经、易经、经家等各个流派的思想,都与《易经》息息相关。
易经的起源与发展:一种传统的历史观
但当我看《道德经》的思想时,我觉得老子对《易经》的理解比孔子更加深刻,老子的思想对《易经》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。《道德经》也阐述了《易经》中的简、变、不变的思想。
我猜想周文王时代《易经》就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了,后来各个学派的思想都是在《易经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《易经》是对《易经》的解释课程,《道德经》的思想也是从《易经》的思想发展而来的。
或许《易经》并非易学的原始来源,原始来源是《易经》前面的符号,即由“阴”和“阳”两线组成的八卦和六十四卦。
也许当时易卦(或易卦)已经出现,周文王只是从八卦、六十四卦中得道,作为“经书”,创造了《易卦》,即《周易》,又称《周易》,其实就是对易卦的解释。后来孔子研究《周易》,创造了《易传》。易卦(或易卦、八卦、六十四卦)是伏羲和神农创造的。伏羲创造了八卦,神农创造了六十四卦。
易学的起源和发展,经历了八卦、六十四卦、易经、易传、易经应用三个阶段。今天我们看到的《周易》的内容,包括八卦、六十四卦、正文、注疏三部分。
历史上的易学有三种:第一种是《连山易》,第二种是《归藏易》,第三种是《周易》。
也许八卦就是连山易,六十四卦就是归藏易,易经就是周易,三者之间存在着承继关系,共同构成了易学的思想体系。
关于《易经》起源和发展历史的猜想
以上是我对《易经》的浅谈,有推测的成分,如有不准确之处,还请指正,谢谢!
弘扬易学文化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