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见证它的奇迹|
“妙者,妙极妙也。万物从妙而生,从无而生,所以常无欲,常空,方能观其妙始。”欢迎关注妙,妙处汇聚,让我们一起感受天地人事的奥秘。
通过古老的图案探寻时代的痕迹
欢迎阅读#谈模式
中国是陶瓷的故乡,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。自古以来,陶瓷在西方人眼中就是中国的象征。因此,中国代表陶瓷,也代表中国。这些与历史并行数千年、与国家命运共存的古陶瓷,不仅承载着历代中国劳动人民的辛劳和智慧,也记录了这个东方古国不断发展的文化和文明。被誉为“大道之源”的《易经》便可以从古陶瓷中窥见一斑。
四象生八卦
NO.1
《易经》是研究宇宙万物变化的学问,也是中国古代哲学。八卦就是《易经》中的八个卦象:乾、坤、巽、震、坎、离、艮、兑。每个卦象都象征着某种事物。在中国文化中,八卦和“阴阳五行”一样,是用来推演世界空间、时间和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工具。《易经》记载:“易有太极,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”这是古人对八卦的解读。
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/蓝玉琮
故宫博物院
琮是反映良渚先民对宇宙认知的古器物,其外方内圆造型体现了八卦中的“天圆地方”。由先天八卦推演而来的“天地运行图”又称“天地图”。“天圆地方”指六十年一个轮回,“方”中的“方”来自“东、南、西、北”四个描述方向的“四方”概念。“天圆地方”描绘了宇宙最早的自然规律。
清代/天蓝釉阴阳八卦琮式花瓶
中国国家博物馆
琮式花瓶是新石器时代玉琮和《易经》的传承,琮的四周常饰以凸起的横纹,逐渐演变为八卦纹。清代工匠将天圆地方与太极阴阳图相结合布局,将《易经》中天人合一的精髓铸就于这件釉色如宇宙般蔚蓝的陶瓷花瓶之中。
数字 15
2号
河图、洛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永恒之谜,被誉为“宇宙魔方”,也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的源头,与《易经》息息相关。“15”是两书和《易经》中多处出现或暗示的数字。
河图的十五个数字
《四库全书》《大易相术构神图》中有《十五数天地河图》一章,该图取河图的“一”、“二”、“三”、“四”、“五”数字,用十五个点来说明“十五”与易学、天地的联系。
河图
首先,河流图的纵横尺寸之和为15。
第二,天为阳,地为阴,阳为奇数,阴为偶数。河图中,天为“1”,地为“2”,天为“3”,地为“4”,天为“5”,总和为15。
三、太极混沌状态为一(1);一气生二反(2);二反生四符(4);四符演化为八卦(8),总计为十五。
第四,五行之数为水“1”、火“2”、木“3”、金“4”、土“5”,又称小偃数。“1”、“3”、“5”为阳数,三者之和为9,为最阳之数,亦称“老阳”。“2”与“4”为阴数,三者之和为6,为最阴之数,亦称“老阴”。阴阳之和为15。
第五,五行之数有阴阳之分,分为“七”和“八”两个数。阴阳学说认为,阳的特点是散,阴的特点是收敛。作为阳数,“七”在旧阳“九”之前,且比“九”大,故称少阳。作为阴数,“八”在旧阴“六”之后,且收敛性更强,故称少阴。少阴与少阳之和为15。
六、阴旺则消,阳旺则生。故少阴之“8”行则退为“6”,少阳之“7”行则进为“9”。阴阳合为十五。
北宋 耀州窑刻鱼藻纹绿釉碗
奥尔梅克海外文物归还俱乐部
这些深奥的数字,被宋代工匠融入到春日的一池水之中,让晦涩难懂的逸雪变成了生动有趣的鱼戏。
北宋 耀州窑绿釉刻鱼藻纹碗(局部)
奥尔梅克海外文物归还俱乐部
此件釉色如碧波荡漾的瓷碗,刻有十五条游鱼,其中三条位于碗中央,形成三角形,象征阴阳相生的理念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抱阳,气相碰撞则和。”
北宋 耀州窑绿釉刻鱼藻纹碗(局部)
奥尔梅克海外文物归还俱乐部
其余十二条鱼则以两条为一组,分布在碗的六个方位,也代表六合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上、下),即世界或宇宙。共计十五条鱼代表阴阳和谐。
北宋 / 耀州窑刻鱼藻纹绿釉碗(局部)
奥尔梅克海外文物归还俱乐部
这些宇宙哲学的数字化身,被镌刻在象征生命与延续的鱼身上,以土为躯体,以火为魂魄,炼制成人掌中的瓷碗,这或许是古人天人合一理想的最高体现。
对于古陶瓷中的易经,你了解多少?
感谢阅读苗哲#说文,一起支持传统文化吧~
苗
这是一个很棒的地方
让我们一起感受天、地、人、物、物的神秘
见证它的奇迹
弘扬易学文化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