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①。此两者,或利或害②。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是以圣人犹难之③。天之道④,不争而善胜,不言而善应,不召而自来,A然⑤而善谋。天网恢恢⑥,疏而不失⑦。
[译文]
勇于坚强就会死,勇于柔弱就可以活,这两种勇的结果,有的得利,有的受害。天所厌恶的,谁知道是什么缘故?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。自然的规律是,不斗争而善于取胜;不言语而善于应承;不召唤而自动到来,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。自然的范围,宽广无边,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。
[注释]
1、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:敢,勇敢、坚强;不敢,柔弱、软弱。此句意为勇于坚强就会死,勇于柔弱就可以活命。
2、或利或害:勇于柔弱则利,勇于坚强则害。
3、是以圣人犹难之:此句已见于六十三章。
4、天之道:指自然的规律。
5、A然:安然、坦然。
6、天网恢恢:天网指自然的范围;恢恢,广大、宽广无边。
7、疏而不失: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。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勇於敢则杀,
必不得其死也。
勇於不敢则活。
必齐命也。
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
俱勇而所施者异,利害不同,故曰或利或害也。
天之所恶之。孰知其故?是以圣人犹难之。
孰,谁也,言谁能知天下之所恶意故邪,其唯圣人。夫圣人之明,犹难於勇敢,况无圣人之明而欲行之也,故曰犹难之也。
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,
天虽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不言而善应
顺则吉,逆则凶,不言而善应也。
不召而自来,
处下则物自归。
A然而善谋。
垂象而见吉凶,先事而设诚,安而不忘危,未召而谋之,故曰A然而善谋也。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勇於敢t蚂恫桓t活,烧呋蚶蚝ΑL熘海胫涔剩渴且月}人qy之。
勇於敢t死,勇於不敢t生,此物理之大常也。然而敢者或以得生,不敢者或以得死,世遂以e其或然,而忽其常理。夫天道之h,其有一或然者,孰知其好褐碓眨抗孰m}人q以常檎潇队赂椅L不y之。列子曰:迎天意,揣利害,不如其已。患天道之y知,是以v之也。
天之道,不伲
不c物兑r,要於K僦选
不言而善
天何言哉?四r行焉,百物生焉,未有求而不咭病
不召而自恚
神之格思,不可度思。矧可邓迹蛴终l召之哉?
U然而善\。
T然舒o所I,而其\度非人所及也。
天W恢恢,疏而不失。
世以耳目^天,其一曲而不睹其大全。有以善而得,憾酶U撸从胁灰商炀W之疏而多失也。惟能要其K始,而M其化,然後知其恢恢V大,m疏而不失也。
关键词: 老子道德经